主页 > 数控资讯 > 数控车床宏程序刀具寿命?

数控车床宏程序刀具寿命?

一、数控车床宏程序刀具寿命?

典型刀具的使用寿命是每片刀片连续加工15到20分钟。刀具寿命是企业在比较理想的条件下测量出来的。根据不同的加工深度和不同的工件材料进给量,每片刀片连续加工15-20分钟,计算出相应的线速度与进给量的关系,形成相应的切削参数表。因此,每个公司的切割数据表也不同。

二、数控刀具选择方法是什么?

数控加工中根据材质选择刀具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硬度和耐磨性。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须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一般要求在60HRC以上。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就越好。(2) 强度和韧性。刀具材料应具备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以便承受切削力、冲击和振动,防止刀具脆性断裂和崩刃。(3) 耐热性。刀具材料的耐热性要好,能承受高的切削温度,具备良好的抗氧化能力。(4) 工艺性能和经济性。刀具材料应具备好的锻造性能、热处理性能、焊接性能;磨削加工性能等,而且要追求高的性能价格比。数控加工选择刀具的原则如下:数控加工用刀具材料必须根据所加工的工件和加工性质来选择。刀具材料的选用应与加工对象合理匹配,切削刀具材料与加工对象的匹配,主要指二者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相匹配,以获得最长的刀具寿命和最大的切削加工生产率。

三、数控排刀具体对刀方法?

1、在CNC系统上编辑刀具尺寸。 

2、根据CNC系统提示,通过移动机床夹具将刀具靠近零点,可以使刀具重合机床坐标系。 

3、将CAM系统中定义的坐标放入CNC系统中,利用零点进行输入,将CAM系统中建立的坐标系统比较与机床上的坐标系统,一般采用较快的速度,较大的加速度,来调整刀具坐标轴。

4、确定机床和轴的比较结果,逐项进行检查、测量,检查准确性和线性度,校正刀具位置。 

5、改变回零方式,结束回零或舵机回零,使机床上的各个坐标轴都回到零点。

6、确认刀具的最终位置,如果出现错误,核查原因,重新调整位置。

7、保存下参数,利用参数设定关联程序即可。

四、数控程序的编制方法?

1) 手工编程手工编程是指从零件图纸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编写程序单、直到程序校核等各步骤的数控编程工作均由人工完成的全过程。手工编程适合于编写进行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的加工程序,以及程序坐标计算较为简单、程序段不多、程序编制易于实现的场合。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适应性较强。手工编程方法是编制加工程序的基础,也是机床现场加工调试的主要方法,对机床操作人员来讲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2) 自动编程自动编程是指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支持下,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快速运算和存储的功能。其特点是采用简单、习惯的语言对加工对象的几何形状、加工工艺、切削参数及辅助信息等内容按规则进行描述,再由计算机自动地进行数值计算、刀具中心运动轨迹计算、后置处理,产生出零件加工程序单,并且对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对于形状复杂,具有非圆曲线轮廓、三维曲面等零件编写加工程序,采用自动编程方法效率高,可靠性好。在编程过程中,程序编制人可及时检查程序是否正确,需要时可及时修改。由于使用计算机代替编程人员完成了繁琐的数值计算工作,并省去了书写程序单等工作量,因而可提高编程效率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解决了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许多复杂零件的编程难题。

五、请问,数控里怎么可以从程序里看刀具?

数控系统一般都有图形验证功能,进入图形验证画面,设置比例或者毛坯大小,自动运行,就可以看到刀具移动轨迹。

六、数控车床看程序怎么样分辩刀具?

数控车床法兰克系统在屏幕上看程序走刀轨迹图的方法:点击图形,按机床锁,主轴锁,循环启动即可。

现有高档全机能型数控车床多具有走刀轨迹图形显示功能,可将车刀走刀轨迹显示在数控系统的屏幕上,用来观察判断程序的正误;

而应用广泛的中、低档数控车床,无走刀显示功能,为程序校验带来不便;也有的在机床外的计算机上或数控绘图机上校验程序,但必须解决与机床数控系统的接口问题,这是比较麻烦的;也可利用试切法,该法在程序有较大错误时,除费工费料外,还有造成机床事故的危险。

扩展资料:

数控车床的相关要求规定:

1、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

2、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3、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

参考资料来源:

七、数控刀具问题解决方法?

数控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刀具磨损:刀具磨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可能会导致加工精度下降、表面质量差等问题。解决方法包括及时更换刀具、调整刀具参数、使用适当的冷却液等。刀具断裂:刀具断裂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和加工事故。解决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刀具材料、合理设计刀具结构、控制加工参数等。刀具寿命短:刀具寿命短可能会导致加工成本增加。解决方法包括选择高质量的刀具材料、优化刀具几何参数、使用适当的切削液等。刀具偏差:刀具偏差可能会导致加工精度下降。解决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和调整刀具、使用高精度的刀具、控制加工参数等。刀具夹紧不牢:刀具夹紧不牢可能会导致刀具脱落或加工事故。解决方法包括正确安装和夹紧刀具、定期检查刀具夹紧装置、使用高质量的刀具夹紧装置等。总之,解决数控刀具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刀具材料、刀具结构、加工参数、冷却液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定期对刀具进行检查和维护,可以有效地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八、数控刀具切削参数的计算方法?

选择切削用量的

原则

是,粗

加工时

,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

加工时

,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

切削用量

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

⑴切削深度t。在机床、工件和刀具刚度允许的情况下,t就等于加工余量,这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有效措施。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应留一定的余量进行精加工。数控机床的精加工余量可略小于普通机床。

⑵切削宽度l。一般l与刀具直径d成正比,与切削深度成反比。经济型

数控加工

中,一般l的取值范围为:l=(0.6~0.9)d。

⑶切削速度v。提高v也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措施,但v与刀具耐用度的关系比较密切。随着v的增大,刀具耐用度急剧下降,故v的

选择

主要取决于刀具耐用度。另外,切削速度与加工材料也有很大关系,例如用立铣刀铣削合金刚30crni2mova时,v可采用8m/min左右;而用同样的立铣刀铣削铝合金时,v可选200m/min以上。

⑷主轴转速n(r/min)。主轴转速一般根据切削速度v来选定。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刀具或工件直径(mm)。

数控机床的控制面板上一般备有主轴转速修调(倍率)开关,可在加工过程中对主轴转速进行整倍数调整。

⑸进给速度vf。vf应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和工件材料来

选择

。vf的增加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低时,vf可

选择

得大些。在加工过程中,vf也可通过机床控制面板上的修调开关进行人工调整,但是最大进给速度要受到设备刚度和进给系统性能等的限制。

九、数控铣床刀具库使用方法?

首先把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全部刀具安装在标准的刀柄上,在机床外进行尺寸预调后,按一定的方式装入刀库。

换刀时,先在刀库中进行选刀,由机械手从刀库和主轴上取出刀具,然后交换位置,把新刀插入主轴,旧刀放回刀库。

十、数控刀具磨刀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磨刀通则:  

1、不管磨什么刀或用何种工具(Lansky, Spyder., 磨石…whatever),磨刀第一要件就是磨时要保持刀刃的固定刃角,这需要练习,但有一个老手都知道的小窍门就是磨前先用奇异笔先将刀的开刃区涂黑,再拿去轻磨几下后,检视刃区,若角度正确,则黑 色将完整被磨掉,若否,自己观察Mark区后调整角度,抓到角度后就将感觉记起来,后续依此感觉磨刀。此方法新老手都适用,因为不同刀有不同角度,就算是专业磨刀师可能也要依不同刀之角度来调整感觉。  说到这边,有一个迷思大家可以思考,是否每一支刀都要保持原出厂时的开刃角?从收藏者观点,此点勿庸置疑。但从使用者观点,我倒觉得值得商榷,我通常会依照自己的用刀习惯,来改变刃角,使刀能 在手中做到最大的应用,但前提还是「就算你要改变刃角,你还是要保持固定改变后的刃角角度」。  

2、当你可以在磨刀时固定刃角后,开始进入最关键程序了:磨的程度。磨刀是一种削薄磨去刀刃材料以制造新的锋锐刃区(edge)过程,因此磨石的功能就以此为依归,粗磨是进行上述过程,制造出锋刃 ,细磨是去除粗磨过程中产生的毛边,光则是更进一步加强细磨的功能。由此可知,刀磨的好不好关键在粗磨程序,若你一直磨不好,必须从此处着手再加强。  一般刀刃若无缺角需要修整或改薄刃角的话,通常我们是从600 grit的磨石进行粗磨,依照1的要领去研磨,磨到什么程度呢? Key Point:磨到刀刃在另外一边全部刀刃边缘都起毛边(或飞边)为止。起毛边代表你真正将刀身削薄制造出新的锋锐区,因为你的研磨面已到达刃边。此时翻转刀面,依相同要领再研磨,直到另一边刀刃又?{簸_毛边(有些师傅只磨一面就去毛边即算完成磨刀程序(Chisel Grind的刀也如是),下次再磨刀时再从另一边磨起)。  

3、如果你步骤2很确实,那你已完成磨刀的百分之八十工作(此时用手垂直方向摸刀刃就已感觉很利了),剩下的就是去毛边的工作。  去毛边可用1000或1200 grit的磨石依照前述要领先将有毛边的刃用中等的力量(与部骤2相比)轻轻磨约十下后检查刃面,应该会在刃另一边又起毛边,但此毛边已较部骤2产生的小很多。翻过面来同样要领再磨十下后再翻面, 接下来要用很小的力量(几乎是刀本身的重量而已),将刀刃稍微提高角度(约5度以内),轻磨三四下后翻转刀面再依同要领磨三四下。Ok, you get it. 一只去好毛边的利刃。  以上所述过程只是通则,个人可依习惯或刀种、钢材不同,自行加减,但程序上大概就是这样啦。如果你还是磨不利(不大可能),再从步骤2开始,确实作到起毛边后再进行下一步骤。  

4、接下来就是光的过程了,光就是用皮革(或用布轮…等)加研磨剂颗粒,将刀刃成镜面(对锋利程度个人是认为不是有很大影响啦),但其要领与前述磨刀要领不大相同,是以刀背向前行进方式 略提高刃角来实施(因为光也有去微细毛边的效果)。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刀都需要光,一般切割绳索、纸张等拉着切(slice)方式的刀刃最好保持一些锯齿状会较好用,而以压着切(push out,如削苹果皮、刮胡子等)方式使用的刀刃,光后效果一级棒。各人请依需要自行决定。(注:拓直久庆在「求生刀的妙用」中曾提出:单刃刀(single bevel)压着切,双刃(double bevel)刀拉着切。与上述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通常要光的刀都是刃角较小,以推或压着施力方式(如peeling)切的。)  经过以上的各道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