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plc控制器 > plc发展概况?

plc发展概况?

一、plc发展概况?

PLC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的发展,PLC已由最初一位机发展到现在的以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构成的微机化PC,而且实现了多处理器的多通道处理。如今,PLC技术已非常成熟,不仅控制功能增强,功耗和体积减小,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编程和故障检测更为灵活方便,而且随着远程I/O和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以及图象显示的发展,使PLC向用于连续生产过程控制的方向发展,成为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一大支柱。

现在,世界上有200多家PLC生产厂家,400多品种的PLC产品,按地域可分成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三个流派产品,各流派PLC产品都各具特色。其中,美国是PLC生产大国,有100多家PLC厂商,著名的有A-B公司、通用电气(GE)公司、莫迪康(MODICON)公司。欧洲PLC产品主要制造商有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公司、AEG公司、法国的TE公司。日本有许多PLC制造商,如三菱、欧姆龙、松下、富士等,韩国的三星(SAMSUNG)、LG等,这些生产厂家的产品占有80%以上的PLC市场份额。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PLC生产厂家约有三十家,国内PLC应用市场仍然以国外产品为主。国内公司在开展PLC业务时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需求优势、产品定制优势、成本优势、服务优势、响应速度优势。

2)、PLC的发展趋势

随着PLC应用领域日益扩大,PLC技术及其产品结构都在不断改进,功能日益强大,性价比越来越高。

(1)、在产品规模方面,向两极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速度更快、性价比更高的小型和超小型PLC。以适应单机及小型自动控制的需要。另一方面,向高速度、大容量、技术完善的大型PLC方向发展。随着复杂系统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微处理器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PLC的信息处理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用户存储器容量也越来越大。

(2)、向通信网络化发展

PLC网络控制是当前控制系统和PLC技术发展的潮流。PLC与PLC之间的联网通信、PLC与上位计算机的联网通信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PLC制造商都在发展自己专用的通信模块和通信软件以加强PLC的联网能力。各PLC制造商之间也在协商指定通用的通信标准,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PLC已成为集散控制系统(DCS)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向模块化、智能化发展

为满足工业自动化各种控制系统的需要,近年来,PLC厂家先后开发了不少新器件和模块,如智能I/O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和专门用于检测PLC外部故障的专用智能模块等,这些模块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增强了功能,扩展了PLC的应用范围,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的多样化和标准化

多种编程语言的并存、互补与发展是PLC软件进步的一种趋势。 PLC厂家在使硬件及编程工具换代频繁、丰富多样、功能提高的同时,日益向MAP(制造自动化协议)靠拢,使PLC的基本部件,包括输入输出模块、通信协议、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plc可编程控制器编程方法?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编程方法通常包括使用类似于 ladder logic 的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逻辑和控制程序的编写,也可以使用类似于C语言的文本化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编程过程包括定义输入和输出信号、编写逻辑和控制程序以及测试和调试。PLC编程需要深入了解控制逻辑、信号处理、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知识,同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控制需求设计和编写程序,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高效。

三、plc为啥叫可编程控制器?

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四、plc可编程控制器如何编程?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步骤方法是一个有条理的过程。

首先,明确所需控制系统的功能和要求,了解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设备及其运行方式。

其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控制逻辑和符号表。

再者,选择合适的PLC编程软件,创建一个新项目,并根据设计的逻辑编写程序。

然后,将物理设备与PLC连接起来,进行硬件配置和连接的设置。

接下来,将编写的程序通过编译并上传到PLC中,进行调试和测试。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程序,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总之,PLC编程步骤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逻辑、软件编程、硬件配置、调试测试和优化等过程。

五、PLC可编程控制器的作用?

PLC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PLC),一种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

可编程控制器由内部CPU,指令及资料内存、输入输出单元、电源模组、数字模拟等单元所模组化组合成。应用:广泛应用于目前的工业控制领域。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出现之前,一般要使用成百上千的继电器以及计数器才能组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自动化系统,而现在,经过编程的简单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模块基本上已经代替了这些大型装置。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系统程序一般在出厂前已经初始化完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编辑相应的用户程序来满足不同的自动化生产要求。

最初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只有电路逻辑控制的功能,所以被命名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后来随着不断的发展。

这些当初功能简单的计算机模块已经有了包括逻辑控制,时序控制、模拟控制、多机通信等许多的功能,名称也改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但是由于它的简写也是PC与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的简写相冲突,也由于多年来的使用习惯,人们还是经常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一称呼,并在术语中仍沿用PLC这一缩写。

六、plc发展方向?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存储器内存储与运行。

PLC通常作为重要的底层控制部件应用在SCADA和DCS系统中,用于实现工业设备的具体操作与工艺控制,是工控系统的重要基础

七、plc发展历史总结?

美国汽车工业生产技术要求的发展促进了PLC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对工厂生产线调整时,发现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修改难、体积大、噪声大、维护不方便以及可靠性差,于是提出了著名的“通用十条”招标指标。

1969年,美国数字化设备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PDP-14),在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后,效果显著;197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DCS-8);1973年,德国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1974年,我国开始研制可编程控制器:1977年,我国在工业应用领域推广PLC。

基本结构

1、电源

电源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PLC内部所需的直流电,目前大部分PLC采用开关式稳压电源供电。

2、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器(CPU)是PLC的控制中枢,也是PLC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决定了PLC的性能。

中央处理器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都集中在一块芯片上,通过地址总线、控制总线与存储器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相连。中央处理器的作用是处理和运行用户程序,进行逻辑和数学运算,控制整个系统使之协调

八、可编程控制器plc有哪些特点?

plc的主要特点:功能丰富、使用方便、工作可靠。

1、PLC的功能非常丰富,指令多达几十条、几百条,可进行各式各样的逻辑问题的处理。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2、用PLC实现对系统的控制是非常方便的。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的外部接线,大大缩短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周期,使维护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变程序,可以改变同一设备的生产工艺。这非常适合很多品种和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3、PLC在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都采取了很多措施,确保它能可靠工作。PLC的抗电磁骚扰EMC的能力必须过三级。EMC测试又叫做电磁兼容(EMC),指的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九、plc搬运系统发展历史?

应用推广阶段(1998年-2003年)

1998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汽车制造工业的崛起,助力机械手逐步进入中国市场,产品单靠进口,品牌有日本的日东工器和意大利的Dalmec,应用领域基本集中于汽车制造工业,并在其它领域中的合资企业中逐步推广应用。

国产化阶段(2003年-2008年)

由于进口机器的价格高,交货时间长,夹具改造困难,不适应中国工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国内出现了助力机械手的生产厂商,价格依据设备提升的负载重量、夹具的复杂性、项目的总金额及供应商的竞价程度,约合人民币80000-250000元不等,均价在人民币130000-180000元之间。

产品成熟阶段(2008年-至今)

近年来,助力机械手的生产技术及气控技术已被众多厂商掌握,助力机械手产品正向重工、军工、高铁、玻璃等行业扩展和应用(据估算,中国市场全年助力机械手产品采购全额在美元3000-4000万之间),在该产品推广应用过程中,中国的生产厂商在夹具设计、产品的外观处理及产品细微部分的处理方面与国外产品还有-定的差距,国外产品的技术对中国企业还有一定的吸引力

十、plc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plc特点及其的发展历程

起源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DP—14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是第一代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称Programmable,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PLC。     1969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PDP-14;     197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台DCS-8;     1973年,德国研制出第一台PLC;     1974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PLC。  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