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型泵站划分标准?
大、中、小型泵站的具体划分标准,给出了具体指标:
1、装机流量、装机功率系指单站指标,且包括备用机组在内;
2、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 泵站工程 的等别,可按其整个系统的分等指标确定;
3、当泵站按分等指标分属两个不同等别时,应以其中的高等别为准。
二、中型客车划分标准?
根据《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在中国大陆,车长小于6米且核定载客人数10座以上,19座以下的客运车辆称为中型客车,中型客车的全名叫做中型载客汽车。与此类车辆相对应准驾车型代号是b1。
三、机床精度等级划分?
加工精度用公差等级衡量,等级值越小,其精度越高;加工误差用数值表示,数值越大,其误差越大。加工精度高,就是加工误差小,反之亦然。公差等级从IT01,IT0,IT1,IT2,IT3至IT18一共有20个,其中IT01表示的话该零件加工精度最高的,IT18表示的话该零件加工精度是最低的 ,一般上IT7、IT8是加工精度中等级别
四、边界划分原则?
国家的边界是指划分一个国家领土和另一个国家的领土、或一个国家的领土和未被占领的土地、一个国家的领土和公海以及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想象的界线,边界是有主权的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界线。
(1)地理特征。人类既然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空间上,因而,把不同的社会或组织存在其中的空间划分开的界线首先具有自然地理特征,无论是以山脉、河流、湖泊作为分界线,还是以经纬线作为分界线,都是边界地理特征的表现。
边界的这种地理特征说明边界具有某种客观性,尽管国家之间的边界在酝酿和划分时,具有某种主观随意性,它依据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对比而划分,也根据人口、民族、文化习惯而划分,但边界不能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它必须反映在客观世界上,即必须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上标出来。
而边界一旦标出来,它就具有客观性、自然性。不在地球表面上或地图上标出来的界线也就不成其为边界。当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以及历史发展的复杂性,给边界的精确划分带来某种困难,从而导致部分国家之间在边界走向或划分上发生争执,但要真正避免国家之间在边界上的冲突,边界划分必须尽可能准确和客观。
(2)政治特征。地球表面本无边界,只是在有了人类并建立了国家之后,才用想象性的界线把地球表面人为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用以标示每一国家在地球表面的范围。所以,边界从一开始就具有政治性,这种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边界是国家实行其主权的界线:一个国家的边界一旦确定,该国就有权对其领土及生活其上的人民实行管辖,而不受任何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我们经常说:“不要干涉他国的内政”,其政治地理意义就是不要干涉他国边界范围内的事情。否则,就是侵犯他国主权。我们还经常看到,在边界线的两侧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在朝鲜半岛,北纬38°附近的军事分界线以北,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在军事分界线以南,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我们可以说,边界是国家主权的极限线。
②边界是保证国家领土继而保证国家稳定及存在与否的自然基础:一国的边界不稳定,必然会影响它与邻国的关系,如美国和墨西哥就常因格兰德河改道而发生争执,印度和孟加拉国经常就恒河水的分配而发生矛盾。因此,我们可以说,边界的政治特征是其首要的特征。
五、工位划分原则?
包括:合理排布工位内容使线体各工位的作业时间基本一致,避免某一工位时间过长造成线体瓶颈;合理排布工位顺序,使后续工位的作业更方便快捷;合理的合并工位为工站,运用ECRS方法将能够同时作业的工位安排在一个工站完成,尽量减少产品在制时间且同一工站内各工位互不影响作业。
六、ecda划分原则?
ECDA的划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不同管体材料类型应分别划分管段。
裸管段与改线段应作为独立的ECDA管段。
绝缘法兰等附属设施阴保电流流失或变化点应分段。
水下部分管道及河流跨越应划为独立ECDA管段。
弯管处可作为管段分界点。
土壤环境特征或类型有较大差异的,要作为独立ECDA管段。
七、简述选用机床的原则?
选择机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机床的加工尺寸范围应与工件的外形尺寸相适应。②机床的精度应与工序要求的精度相适应。③机床的生产率应与工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如果工件尺寸太大、精度要求过高,没有适当的设备可供选择时,应考虑机床改装或设计专用机床。
这时需要根据具体工序提出机床改装(或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应提出与工序加工有关的必要数据、资料。例如: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技术要求、工件的定位、夹压方式,以及机床的总体布局、机床的生产率等;⑹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工艺装备。
八、机床长度大小的划分?
按照重量和尺寸,可分为仪表机床、中型机床(一般机床)、大型机床(质量大于10t)、重型机床(质量在30t以上)和超重型机床(质量在100t以上)。
机床主要是按加工方法和所用刀具进行分类,根据国家制定的机床型号编制方法,机床分为11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和其他机床。在每一类机床中,又按工艺范围,布局型式和结构性能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又分为若干个系(系列)
九、机床的大小划分标准?
按照重量和尺寸,可分为仪表机床、中型机床(一般机床)、大型机床(质量大于10t)、重型机床(质量在30t以上)和超重型机床(质量在100t以上)。机床主要是按加工方法和所用刀具进行分类,根据国家制定的机床型号编制方法,机床分为11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和其他机床。在每一类机床中,又按工艺范围,布局型式和结构性能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又分为若干个系(系列)。
十、中国地理划分原则?
中国地理区划可以认为是国家地理区域划分的简称。地理区域划分首先是把全国国土作为一个整体。就是把一个国家的全部国土区域按照其特点划分成几个大块,以便进行地理、气候、经济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中国区域地理,其划分从各个时代、研究重点、综合性与可比性考虑,存在多种多样的划分方式,每种方式主题和重点各不相同。根据美国地理学家理查德·哈特向(Richard Hartshorne)对区域的定义,“区域是一个具有具体位置的地区,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区域往往有具体的地方所指”。
由于中国疆域的宽广,从地形、气候、人文、经济和政治各个角度分析,有各种类型的地理区域,各种地理区域类型可以划分为自然带、亚地带、自然大区、自然区等等亚区。
中国一般分为六大地理地区:
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四大地理分区
分区依据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影响因素
界线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主导因素是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和400mm年等降水量线
界线B:(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份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降水)。
界线C: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即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六大地理分区
六大地理分区的来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先后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简称大区。华北由中央直辖,东北设人民政府,其他各大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大区设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是一级地方政府,分别管辖若干省级行政单位。1952年,六大行政区改设行政委员会,仅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监督地方政府,本身不再是一级地方政权。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1954年,撤销六大行政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地区改由中央直辖。这一划分方式影响比较深远。
区划(按1945---1954年行政区划)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中南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地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全国电话国内长途区号就形成按区域编号布局,可以看出其中明显的规律:
首都北京:1
直辖市上海:21 直辖市天津:22 直辖市重庆:23
华北区——大区交换中心:23(北京兼任,空缺的23给了重庆直辖市)
河北省交换中心(石家庄311)及地区交换中心: 31×、33× 河北省县交换中心:32××、34××
山西省交换中心(太原351)及地区交换中心: 35× 山西省县交换中心:36××
河南省交换中心(郑州371)及地区交换中心: 37×、39× 河南省县交换中心:38××、30××
东北区——大区交换中心沈阳:24
辽宁省交换中心(沈阳兼)及地区交换中心: 41× 辽宁省县交换中心:42××
吉林省交换中心(长春431)及地区交换中心: 43× 吉林省县交换中心:44××
黑龙江省交换中心(哈尔滨451)及地区交换中心: 45× 黑龙江省县交换中心:46××
内蒙古自治区交换中心(呼和浩特471)及地区交换中心: 47× 内蒙古县(旗)交换中心:48××
华东区——大区交换中心南京:25
江苏省交换中心(南京兼)及地区交换中心: 51× 江苏省县交换中心:52××
山东省交换中心(济南531)及地区交换中心: 53× 山东省县交换中心:54××
安徽省交换中心(合肥551)及地区交换中心: 55× 安徽省县交换中心:56××
浙江省交换中心(杭州571)及地区交换中心: 57× 浙江省县交换中心:58××
福建省交换中心(福州591)及地区交换中心: 59× 福建省县交换中心:50××
预留台湾区——大区交换中心台北:26
台湾省交换中心(台北)及地区交换中心: 61× 台湾省县交换中心:62××
原来空缺的号码资源除预留台湾省外,作为填补号码资源空缺使用,63×以后号码出山东、云南、广东的区号里
华中区——大区交换中心武汉:27
湖北省交换中心(武汉兼)及地区交换中心: 71× 湖北省县交换中心:72××
湖南省交换中心(长沙731)及地区交换中心: 73× 湖南省县交换中心:74××
江西省交换中心(南昌791)及地区交换中心: 79× 江西省县交换中心:70××
华南区——大区交换中心广州:20
广东省交换中心(广州兼)及地区交换中心: 75× 广东省县交换中心:7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换中心(南宁771)及地区交换中心: 77× 广西壮族自治区县交换中心:78××
海南省成立后使用西藏区号剩余的898
西南区——大区交换中心成都:28
四川省交换中心(成都兼)及地区交换中心:81×、83× 四川省县交换中心:82××、84××
贵州省交换中心(贵阳851)及地区交换中心: 85× 贵州省县交换中心:86××
云南省交换中心(昆明871)及地区交换中心: 87× 云南省县交换中心:88××
西藏自治区交换中心(拉萨891)及地区交换中心: 89× 西藏自治区县交换中心:80××
西北区——大区交换中心西安:29
陕西省交换中心(西安兼)及地区交换中心: 91× 陕西省县交换中心:92××
甘肃省交换中心(兰州931)及地区交换中心: 93× 甘肃省县交换中心:9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交换中心(银川951)及地区交换中心: 95× 宁夏回族自治区县交换中心:96××
青海省交换中心(西宁971)及地区交换中心: 97× 青海省县交换中心:9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换中心(乌鲁木齐991)及地区交换中心: 99× 新疆县交换中心:90××
七大地理分区
七大自然地理分区的基本依据,一是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面众多专家多年的科研成果,二是全国高校地理专业师生普遍使用的《中国自然地理》教材,三是根据长期以来中学地理教材《中国地理》编写中形成的共识。
区划: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台湾省)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
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
注:亦有在此基础上将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划入东北地区的划分方式
四大经济分区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中部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
西部地区(重庆市、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