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数控资讯 > edi的分类及组成?

edi的分类及组成?

一、edi的分类及组成?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利用电脑应用系统,由一台电脑运用标准协定及统一标准数据格式,经过电子化的数据传递方式,将数据传送到另一台电脑的电脑应用系统。EDI的标准协定使电脑间的数据传输能够自动'了解'、'处理'和'回应'。

EDI的分类

根据功能,EDI可分为4类。

前面所述的订货信息系统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知名的EDI系统了。它又可称为贸易数据互换系统(Trade Data Interchange,简称TDI),它用电子数据文件来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

第二类常用的EDI系统是电子金融汇兑系统(Electronic Fund Transfer,简称EFT),即在银行和其它组织之间实行电子费用汇兑。EFT已使用多年,但它仍在不断的改进中。最大的改进是同订货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自动化水平更高的系统。

第三类常见的EDI系统是交互式应答系统(Interactive Query Response)。它可应用在旅行社或航空公司作为机票预定系统。这种EDI在应用时要询问到达某一目的地的航班,要求显示航班的时间、票价或其它信息,然后根据旅客的要求确定所要的航班,打印机票。

第四类是带有图形资料自动传输的EDI。最常见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图形的自动传输。比如,设计公司完成一个厂房的平面布置图,将其平面布置图传输给厂房的主人,请主人提出修改意见。一旦该设计被认可,系统将自动输出订单,发出购买建筑材料的报告。在收到这些建筑材料后,自动开出收据。如美国一个厨房用品制造公司─Kraft Maid公司,在PC机上以CAD设计厨房的平面布置图,再用EDI传输设计图纸、订货、收据等。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各功能的作用?

数控系统,数控面板,手轮操作器,xyz轴机床硬轨,伺服电机与信号接受器,机床润滑系统,xyz轴伺服处理器!连接线路等!

三、简述atc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ATC系统

包括三个子系统:

1.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简称ATS)

2.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简称ATP)

3.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简称ATO)

三个子系统通过信息交换网络构成闭环系统,实现地面控制与车上控制结合、现地控制与中央控制结合,构成一个以安全设备为基础,集行车指挥、运行调整以及列车驾驶自动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ATC系统包括五个原理功能:ATS功能、联锁功能、列车检测功能、ATC功能和PTI(列车识别)功能。

(1)ATS功能:是ATC的核心功能,可自动或由人工控制进路,进行行车调度指挥,并向行车调度员和外部系统提供信息。ATS功能主要由位于OCC(控制中心)内的设备实现。

(2)联锁功能:响应来自ATS功能的命令,在随时满足安全准则的前提下,管理进路、道岔和信号的控制,将进路、轨道电路、道岔和信号和状态信息提供给ATS和ATC功能。联锁功能由分布在轨旁的设备来实现。

(3)列车检测功能:属于ATP子系统功能呢个能的一部分,一般由轨道电路完成。

(4)ATC功能:在联锁功能的约束下,根据ATS的要求实现列车运行的控制。ATC功能有三个子功能:ATP/ATO轨旁功能、ATP/ATO传输功能和ATP/ATO车载功能。ATP/ATO轨旁功能负责列车间隔和报文生成;ATP/ATO传输功能负责发送感应信号,它包括报文和ATC车载设备所需的其他数据;ATP/ATO车载功能负责列车的安全运营、列车自动驾驶,且给信号系统和司机提供接口。

(5)PTI功能:是通过多种渠道传输和接收各种数据,在特定的位置传给ATS,向ATS报告列车的识别信息、目的号码和乘务组号和列车位置数据,以优化列车运行。

四、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分类有哪些?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1、动力元件→泵(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

2、执行元件→马达、液压缸(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

3、控制元件→阀(作用为控制压力、方向和流量)

4、辅助元件→液压油箱、过滤器、管路等

5、工作介质→液压油 希望能帮上您。

五、水垢的组成、分类及危害是什么?

组成:

水垢的组成一般比较复杂,是由许多化合物组成的。一般用质量分数表示水垢的化学成分。

分类:

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分成:钙镁水垢、硅垢、磷酸盐垢、铁垢和铜垢等。    

危害:

1)因传热不良而导致管壁温度升高。  

2)引起或促进热力设备的腐蚀。  

3)使锅炉水循环恶化,甚至导致爆管而停炉。

六、数控机床的分类?

数控机床的分类:

1)点位控制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只控制刀具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准确位置,而不控制运动轨迹,各坐标轴之间的运动是不相关的,在移动过程中不对工件进行加工。这类数控机床主要有数控钻床、数控坐标镗床、数控冲床等。

2)直线控制数控机床:数控系统除了控制点与点之间的准确位置外,还要保证两点间的移动轨迹为一直线,并且对移动速度也要进行控制,也称点位直线控制。这类数控机床主要有比较简单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等。单纯用于直线控制的数控机床已不多见。

3)轮廓控制数控机床:轮廓控制的特点是能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坐标的位移和速度同时进行连续相关的控制,它不仅要控制机床移动部件的起点与终点坐标,而且要控制整个加工过程的每一点的速度、方向和位移量,也称为连续控制数控机床。这类数控机床主要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中心等。

七、简述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加工程序载体、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机床主体和其他辅助装置。

加工程序载体:

数控机床工作时,不需要工人直接去操作机床,要对数控机床进行控制,必须编制加工程序。零件加工程序中,包括机床上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轨迹、工艺参数(进给量主轴转速等)和辅助运动等。将零件加工程序用一定的格式和代码,存储在一种程序载体上,如穿孔纸带、盒式磁带、软磁盘等,通过数控机床的输入装置,将程序信息输入到CNC单元。

数控装置: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现代数控装置均采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形式,这种CNC装置一般使用多个微处理器,以程序化的软件形式实现数控功能,因此又称软件数控(Software NC)。CNC系统是一种位置控制系统,它是根据输入数据插补出理想的运动轨迹,然后输出到执行部件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因此,数控装置主要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部分构成。而所有这些工作都由计算机的系统程序进行合理地组织,使整个系统协调地进行工作。

1)输入装置:将数控指令输入给数控装置,根据程序载体的不同,相应有不同的输入装置。主要有键盘输入、磁盘输入、CAD/CAM系统直接通信方式输入和连接上级计算机的DNC(直接数控)输入,现仍有不少系统还保留有光电阅读机的纸带输入形式。

(1)纸带输入方式。可用纸带光电阅读机读入零件程序,直接控制机床运动,也可以将纸带内容读入存储器,用存储器中储存的零件程序控制机床运动。

(2)MDI手动数据输入方式。操作者可利用操作面板上的键盘输入加工程序的指令,它适用于比较短的程序。

在控制装置编辑状态(EDIT)下,用软件输入加工程序,并存入控制装置的存储器中,这种输入方法可重复使用程序。一般手工编程均采用这种方法。

在具有会话编程功能的数控装置上,可按照显示器上提示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菜单,用人机对话的方法,输入有关的尺寸数字,就可自动生成加工程序。

(3)采用DNC直接数控输入方式。把零件程序保存在上级计算机中,CNC系统一边加工一边接收来自计算机的后续程序段。DNC方式多用于采用CAD/CAM软件设计的复杂工件并直接生成零件程序的情况。

2)信息处理:输入装置将加工信息传给CNC单元,编译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信息,由信息处理部分按照控制程序的规定,逐步存储并进行处理后,通过输出单元发出位置和速度指令给伺服系统和主运动控制部分。CNC系统的输入数据包括:零件的轮廓信息(起点、终点、直线、圆弧等)、加工速度及其他辅助加工信息(如换刀、变速、冷却液开关等),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完成插补运算前的准备工作。数据处理程序还包括刀具半径补偿、速度计算及辅助功能的处理等。

3)输出装置:输出装置与伺服机构相联。输出装置根据控制器的命令接受运算器的输出脉冲,并把它送到各坐标的伺服控制系统,经过功率放大,驱动伺服系统,从而控制机床按规定要求运动。

伺服与测量反馈系统:

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数控机床的进给伺服控制和主轴伺服控制。伺服系统的作用是把接受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信息,经功率放大、整形处理后,转换成机床执行部件的直线位移或角位移运动。由于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最后环节,其性能将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精度和速度等技术指标,因此,对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装置,要求具有良好的快速反应性能,准确而灵敏地跟踪数控装置发出的数字指令信号,并能忠实地执行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提高系统的动态跟随特性和静态跟踪精度。

伺服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执行机构两大部分。驱动装置由主轴驱动单元、进给驱动单元和主轴伺服电动机、进给伺服电动机组成。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是常用的驱动装置。

测量元件将数控机床各坐标轴的实际位移值检测出来并经反馈系统输入到机床的数控装置中,数控装置对反馈回来的实际位移值与指令值进行比较,并向伺服系统输出达到设定值所需的位移量指令。

机床主体:

机床主机是数控机床的主体。它包括床身、底座、立柱、横梁、滑座、工作台、主轴箱、进给机构、刀架及自动换刀装置等机械部件。它是在数控机床上自动地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分。与传统的机床相比,数控机床主体具有如下结构特点:

1)采用具有高刚度、高抗震性及较小热变形的机床新结构。通常用提高结构系统的静刚度、增加阻尼、调整结构件质量和固有频率等方法来提高机床主机的刚度和抗震性,使机床主体能适应数控机床连续自动地进行切削加工的需要。采取改善机床结构布局、减少发热、控制温升及采用热位移补偿等措施,可减少热变形对机床主机的影响。

2)广泛采用高性能的主轴伺服驱动和进给伺服驱动装置,使数控机床的传动链缩短,简化了机床机械传动系统的结构。

3)采用高传动效率、高精度、无间隙的传动装置和运动部件,如滚珠丝杠螺母副、塑料滑动导轨、直线滚动导轨、静压导轨等。

数控机床辅助装置:

辅助装置是保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功能所必需的配套装置,常用的辅助装置包括:气动、液压装置,排屑装置,冷却、润滑装置,回转工作台和数控分度头,防护,照明等各种辅助装置。

八、减震器的组成结构分类及用途?

减振器是悬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当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的弹性元件受到冲击后,将产生振动。持续的振动使乘员感到不舒服和疲劳。减振器能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使振幅迅速减小),起到减小振动、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的作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液力减振器。

按照减振器工作行程中是否其减振作用,减振器分为:

①双向作用式减振器在压缩行程和复原行程内均能起减振作用的减振器;

②单向作用式减振器仅仅在复原行程内起作用的减振器。

其结构一般包括:

1-活塞杆 2-工作缸 3-活塞 4-伸张阀 5-储油筒 6-压缩阀 7-补偿阀 8-流通阀 9-导向座 10-防尘罩 11-油封

九、数控机床辅助装置的组成及作用是什么?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加工程序载体、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机床主体和其他辅助装置。下面分别对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概要说明。

1、加工程序载体:将零件加工程序用一定的格式和代码,存储在一种程序载体上,如穿孔纸带、盒式磁带、软磁盘等,通过数控机床的输入装置,将程序信息输入到CNC单元。

2、数控装置:CNC系统是一种位置控制系统,它是根据输入数据插补出理想的运动轨迹,然后输出到执行部件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

3、伺服与测量反馈系统:伺服系统的作用是把接受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信息,经功率放大、整形处理后,转换成机床执行部件的直线位移或角位移运动。

4、机床主体:它是在数控机床上自动地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分。

5、数控机床辅助装置:辅助装置是保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功能所必需的配套装置。扩展资料:数控机床有如下特点:1、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适应模具等产品单件生产的特点,为模具的制造提供了合适的加工方法;2、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3、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4、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5、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

6、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7、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数控机床使用数字信息与标准代码处理、传递信息,使用了计算机控制方法,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8、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

9、可靠性高。

十、动力转向系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

作用:动力转向系统就是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转向加力装置减轻了驾驶员操纵转向盘的作用力。转向能源来自驾驶员的体力和发动机(或发电机),其中发动机(或发电机)占主要部分,通过转向加力装置提供。

组成:由机械转向系统、转向控制阀、转向动力缸、转向油泵和转向油罐等。

工作原理:动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式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一套动力辅助装置组成的,转向油泵6安装在发动机上,由曲轴通过皮带驱动并向外输出液压油。

转向油罐5有进、出油管接头,通过油管分别与转向油泵和转向控制阀2联接。转向控制阀用以改变油路。机械转向器和缸体形成左右两个工作腔,它们分别通过油道和转向控制阀联接。

分类:动力转向系统有三种类型,分别是:①液压式,②电子液压式,③电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