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控工序划分的原则有哪些内容?
数控工序划分的原则有:
1、保证精度原则。数控车削中心加工具有工序集中的条件,粗、精加工常在一次装夹中完成,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当热变形和切削力变形对零件的加工精度影响较大。
2、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数控车削中心,为减少换刀次数,节省换刀时间,应将需用同一把刀加工的加工部位全部完成后,再换另一把刀来加工。
二、工序划分的原则?
数控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制造的一种工艺方法,数控机床与传统机床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它是解决零件品种多变、批量小、形状复杂、精度高等问题和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的有效途径。下面简单介绍下数控工序划分的原则有哪些:
一、工序的划分方法
(1)以零件的装夹定位方式划分工序
由于每个零件结构形状不同,各个表面的技术要求也不同,其定位方式就各有差异。一般切削零件外形时,以内形定位;在切削零件内形时以外形定位。可根据定位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工序。
(2)按粗、精工序划分工序
根据零件的精度、刚度和变形等因素来划分工序时,可按粗、精工分开的原则来进行划分工序,即先进行粗工,再进行精工。此时可以使用不同的机床或不同的刀具进行。通常在一次安装中,不允许将零件的某一部分表面完毕后,再零件的其它表面。
(3)按照集中工序划分工序
为了减少换刀次数,缩短空行程运行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定位误差,可以按照使用相同刀具来集中工序的方法来进行零件的工序划分。尽可能使用同一把刀具切削出能所有部位,然后再更换另一把刀具切削零件的其它部位。在专用数控机床和数控中心中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二、工步的划分方法
工步的划分主要从精度和效率两方面来考虑。在一个工序内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对不同的表面进行。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复杂的零件,在工序内又细分为工步。工步划分的原则是:
(1)同一表面按粗工、半精工、精工依次完成,或全部表面按先粗工后精工分开进行。
(2)对于既有铣削平面又有镗孔表面的零件,可按先铣削平面后镗孔进行。因为按此方法划分工步,可以提提高孔的精度。因为铣削平面时切削力较大,零件易发生变形。先铣平面后镗孔,可以使其有一段时间恢复变形,并减少由此变形引起对孔的精度的影响。
(3)按使用刀具来划分工步。某些机床回转时间比换刀时间短,可以采用按使用刀具划分工步,以减少换刀次数,提高效率。
三、提升切削工艺的方法
(1)高速切削刀具的设计
随着高速切削适用范围扩大,对新型刀具材料的研究、刀具设计结构的改进、数控刀具路径新策略的产生和切削条件的改善等也有所提高。
(2)高速铣削设备制造
超高速切削技术是切削的发展方向,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高速切削技术是切削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它随着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等基础技术的发展而迈上更高的台阶。
(3)数控系统研发进展顺利
机床自适应控制总的来讲可以分为工艺自适应和几何自适应,其中工艺自适应研究得比较多。采用智能技术来实现多信息融合下的重构优化的智能决策、过程适应控制、误差补偿智能控制、复杂曲面运动轨迹优化控制、故障自诊断和智能维护以及信息集成等功能,将大大提升成形和精度、提高制造效率。
(4)专用切削油的研发
专用切削油是数控切削工艺必须采用的一种介质,在过程中主要起到润滑、冷却、清洗等作用。由于高速切削对于刀具、设备及工艺的不断提升,新型切削油通常采用硫化极压抗磨添加剂作为其核心成分,可以在超高速切削工艺中有效的保护刀具,提高工艺精度
三、数控加工中心三工序与四工序区别?
三工序跟四工序雕刻机可以统称为多工序雕刻机,他们不同之处在于四工序雕刻机比三工序雕刻机多一个头(主轴)。
主要区别如下;
1、面向对象不同
四工序木工雕刻机面向中端客户群体,适合实木门、橱柜门、移门、免漆门、烤漆门、软包门等花色简单,2-3把刀就可以完成的雕刻。木工加工中心面向高端客户全体,它可以制作花色复杂、造型多异、精确度高,需要很多把刀才可以完成的作品。
2、换刀原理不同
四工序木工雕刻机拥有多个机头,如:三工序木工雕刻机就有三个机头,三个机头上安装不同类型的刀具,当需要换刀时,当前的机头上去,需要的机头下来继续雕刻。木工加工中心是仅有一个机头,但是他拥有一个刀库,不同机型有不同的刀库容量,有8把、12把等,根据刀库的形状和换刀方式有盘式换刀、斗笠式换刀、排式换刀等,换刀时,机头移动至刀库,选择好需要的刀具,回来继续雕刻。
3、雕刻速度和精度不同
木工加工中心因为价格高,配置高,所以在加工速度和雕刻精度上比多工序木工雕刻机要好。
4、控制系统不同
多工序木工雕刻机一般是用上海维宏控制系统,木工加工中心一般是新代数控系统。
5、功能不同
多工序木工雕刻机可以进雕刻、钻孔等简单步骤操作,而木工加工中心除了雕刻功能外还具有切割、镂铣、侧铣、倒边等功能。
6、除了上述不同点,他们还具有一些共同点,如:都可以自动换刀,雕刻速度和精度都比普通木工雕刻机要高。
四、数控机床上按工序集中原则加工有什么优点?
(1)工序划分的原则
工序的划分可以采用两种不同原则,即工序集中原则和工序分散原则。
①工序集中原则。工序集中原则是指每道工序包括尽可能多的加工内容,从而使工序的总数减少。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有利于采用高效的专用设备和数控机床,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序数目,缩短工序路线,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减少机床数量、操作工人数和占地面积;减少工件装夹次数,不仅保证了各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而且减少了夹具数量和装夹工件的辅助时间。但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投资大、调整维修比较麻烦、生产准备周期较长,不利于转产。
②工序分散原则。加工工序分散就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采用T序分散原则的优点是: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结构简单,调整和维修方便,操作简单,转产容易}有利于选择合理的切削_Hj量,减少机动时间。但工艺路线较长.所需设备及工人人数多,占地面积大。
(2)工序划分方法
工序划分主要考虑生产纲领、所用设备及零件本身的结构和技术要求等。大批量生产时,若使用多轴、多刀的高效加工,可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生产;若在由组合机床组成的自动线上加工,工序一般按分散原则划分。随着现代数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加工中心的应用,工艺路线的安排更多地趋向于工序集中。单件小批量生产时,通常采用工序集中原则。成批生产时,可按工序集中原则划分,也可按工序分散原则划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结构尺寸和重量都很大的重型零件.应采用工序集中原则,以减少装夹次数和运输量。对于刚性差、精度高的零件,应按工序分散原则划分工序。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一般应按工序集中的原则划分工序,在一次安装下尽可能完成大部分甚至全部表面的加1二。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同,通常选择外圆、端面或内孔、端面装夹,并力求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和编程原点的统一。在批量生产中,常用下列两种方法划分工序。
①按零件加工表面划分。将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安排在一次安装下完成,以免多次安装所产生的安装误差影响位置精度。其内孔对小端面的垂直度、滚道和到挡边对内孔回转中心的角度差以及滚道与内孔问的壁厚均有严格的要求,精加工时划分成两道工序,用两台数控车床完成。第一道工序采用的以大端面和大外径装夹的方案,将滚道巾端面及内孔等安排在一次安装下车出,可很容易保证上述的位置精度。第二道工序采用内孔和小端面装夹方案,车削大外圆和大端面。
②按粗精加工划分。对毛坯余量较大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应将粗车和精车分开,划分成两道或更多的工序。将粗车安排在精度较低、功率较大的数控车床上,将精车安排在精度较高的数控车床上。
五、数控加工工序卡有哪些内容?
工厂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页产品名称零(部)件名称第页材料牌号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备注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坯件数每台件数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冷却液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进给次数工序定额机动辅助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六、数控车工的加工工序怎么写?
加工工序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刀具集中分序法 该法是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用同一把刀完成零件上所有可以完成的部位。再用第二把刀、第三把刀完成它们可以完成的部位。
这样可以减少换刀次数,压缩空行程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定位误差。
② 粗、精加工分序法 对单个零件要先粗加工、半精加工,而后精加工。对于一批零件,先全部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最后进行精加工。
粗、精加工之间,最好隔一段时间,以使粗加工后零件的变形得到充分的恢复,再进行精加工,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③ 按加工部位分序法 一般先加工平面、定位面,后加工孔;先加工简单的几何形状,再加工复杂的几何形状;先加工精度较低的部位,再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 总之,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加工工序的划分要根据零件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许多工序的安排是按上述分序法综合安排的。
七、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时,其加工工序的编排原则是什么?
1,按工序集中划分工序的原则
2,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的原则
3,按刀具划分工序的原则
4,按加工部位划分工序的原则
八、数控机床加工工序划分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主要方法有:
① 刀具集中分序法
该法是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用同一把刀完成零件上所有可以完成的部位。再用第二把刀、第三把刀完成它们可以完成的部位。这样可以减少换刀次数,压缩空行程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定位误差。
② 粗、精加工分序法
对单个零件要先粗加工、半精加工,而后精加工。对于一批零件,先全部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最后进行精加工。粗、精加工之间,最好隔一段时间,以使粗加工后零件的变形得到充分的恢复,再进行精加工,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③ 按加工部位分序法
一般先加工平面、定位面,后加工孔;先加工简单的几何形状,再加工复杂的几何形状;先加工精度较低的部位,再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
九、加工工序如何划分?它包含哪些内容?
加工工序要看工件的繁简成度,来进行工序划分,1要看到图纸要求,找到基准面,进行车床或铣床加工,2基准面加工好进下步工序,看是车床还是铣床按照加工的先后顺序,进行工序划分,打孔、攻丝等工序完成后,最后还要由钳工完成剩余工序,以保证工件质量。
十、牛皮加工工序?
皮革生产工序基本如下: 1、 组批,即将张幅大小、厚度较近的皮的原皮分类,放在同一个鼓中加工。这一步相当重要,尤其是对国产皮,此工序做的好,将有利于后面的加工,不然将会给后续工序带来困难。 2、 浸水,此工序的目的是将原皮恢复到鲜皮的状态,利于加工。根据皮的保存方法不同,此工序进行的时间长短不一。如果是干燥保存的皮,时间要长一些;如果是盐湿皮,时间需要的就会短一些。在浸水的过程中,也可加入浸水助剂,加速水的浸透。 3、 脱毛、脱脂: 此工序的目的是将皮中细胞内的油脂及原皮表面的毛脱掉,露出天然、细致的粒面。如果脱脂不完全,在皮干燥后会出现板硬的现象。 4、 浸灰: 浸灰,又称碱膨胀,是指加入碱(通常使用的是Ca(OH)2)使皮膨胀到一定的厚度,利于剖层。一般头层用于较高档的服装、鞋子等;二层用于较低档的皮具,头层较二层价格高出许多。 5、 脱灰、浸酸: 此工序是将前面浸灰过程中多余的碱除去;其实也就是一个酸碱中和的过程。加入适当的酸,中和掉多余的碱,使其达到鞣制所需的PH值。 6、 鞣制: 鞣制,是指利用三价铬离子将皮纤维的胶原基团连接起来,赋于皮革丰满的手感,增强皮革的抗张、抗撕裂的强度。这是皮革制造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决定皮革质量好坏的最关键的一步。一般PH值约为3.8-4.2,温度为40℃左右,时间为8-12h。此序所用的鞣剂也很多,可根据皮革的用途来选用。如果是重革(用手鞋底、枪套等),一般选用的是植物鞣剂,填充性能较强、硬度大、成革厚实。如果是轻革,可根据颜色来选用,如果是颜色较浅的革(如白色)可选用铝鞣剂,利于染色;颜色较深的革,一般选用的是铬鞣剂,因为此鞣剂的结合率较高,也比较耐水洗。 7、复鞣: 在现代制革工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甚到被誉为”点金术”。对轻革,复鞣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因为此工序可补充鞣制作用,提高鞣质含量。由于生皮各部位纤维编织的紧密程度不同,存在着部位差,就是铬鞣也较难消除这种差异,此时若使用选择填充作用较强的复鞣剂,可以有效地缩小部位差,使腹肷等松软部位得到良好的填充,使整张革的物理性能更加均匀,可提高皮革的出裁率。此工序一般温度奋40℃左右, PH值为5.0左右,时间可根据复鞣剂选择的不同来调整,大概为30分钟左右。 8、染色: 其目的是赋于皮革一定的颜色,关键是提高染料和皮纤维的结合率,提高染料和皮纤维结合的强度,要耐水洗。此时要根据染料选择的不同来确定温度、PH值和时间。如活性染料X型(20℃-40℃下染色),KN型染料(40℃-60℃下染色),一般PH值为5.0左右,温度为40℃-60℃,时间为1-2h. 9、加脂: 也称加油,其实质是对坯革进行适当合理的加脂处理,让其吸收适量的加脂材料,恢复其原业的柔软度和弹性,防止皮革僵硬发板、开裂,赋于皮革以一定的使用性能。在前面的脱脂工序中,我们脱掉的是细胞内的油脂,而这里我们加的油脂是填充在皮革纤维中间的,可减少皮纤维的磨擦,增加了纤维和纤维相互间的可移动,从而变得柔软,手感丰满。但是,加脂也可使皮孔率减小,从而使透气性降低。一般PH值5.0左右,温度60℃左右,时间1.5h. 10、干燥: 此工序后,皮革将进入后整理阶段,所以相当重要。如果是采用自然晾干,皮的收缩率会很小,但耗时太多。现在基本上不用此方法,一般采用贴板干燥和烘干,但是这样会使皮收缩较大,影响出革率,所以有下面的工序。 11、拉软: 干燥以后的皮张幅缩小、板硬,所以拉软此工序也很重要。此工序是采用机械方法,有摔软等,也可以在绷板上将皮向四周拉开,也使皮革尽可能的伸开,增加保革率。 12、涂饰: 在制造轻革的过程中,前后的外观质量对革制品的制造和消费者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革的内在质量和手感都能达到要求,但最后的涂层如果不够美观或易于脱落,都会影响革制品的使用价值。因此,涂饰操作在制革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涂饰质量的好坏,对于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提高皮革质量,增加个业效益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涂饰的目的是:(1)增加革面的美观;(2)修正皮革表面的伤残缺陷,提高皮革的使用价值。原料皮的天然缺陷以及生产过程中控制和操作不当所带来的缺陷,如粗面、色花、色差等,可借助磨面、涂饰等方法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皮革的等级和出裁率;(3)提高皮革的耐用性能。皮革涂饰后,革面可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涂层,涂层具有耐热、耐寒、耐有机溶剂、耐水、耐干湿擦等性能,因此涂饰后的成品不易玷污也易被擦掉,易于保养。(4)增加皮革的花色品种,不同的涂饰剂可得到不同的效应,如美术效应、变色效应、擦色效应等。 涂饰剂可通过揩、刷、淋、喷等方式在皮革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膜色浆。涂饰剂一般可邮四部分组成:成膜物质,着色材料,溶剂和添加剂。成膜物质必须粘着力好,弹性、柔软性和延伸性和皮革相一致。如果达不到这一点,在皮革受到拉力延伸的时候,涂层就会开裂、脱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裂面。在涂饰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加入其它的一些添加剂,如光泽剂,可用来提高涂层的光泽;如果我们需要亚光的革面,就可以选择加入消光剂;还可加入抗水剂、滑剂等来达到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