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加工中心 > 加工中心追随误差?

加工中心追随误差?

一、加工中心追随误差?

加工中心的追随误差

数控机床发生跟随误差超过报警,其实质是实际机床不能到达指令的位置。引起这一故障的原因通常是伺服系统故障或机床机械传动系统的故障。 由于机床伺服进给系统为全闭环结构,无法通过脱开电动机与机械部分的连接进行试验。

为了确认故障部位,维修时首先在机床断电、松开夹紧机构的情况下,手动转动Z轴丝杠,未发现机械传动系统的异常,初步判定故障是由伺服系统或数控装置不良引起的

二、加工中心误差标准?

精度调整好的加工中心运转一段时刻后,因为加工强度的联系,会容易再次发生精度的差错。加工中心零件的加工精度差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剖析。

1、零件的加工精度差

一般是因为设备调整时,各轴之间的进给动态根据差错没调好,或因为使用磨损后,机床各轴传动链有了改变(如丝杠空隙、螺距差错改变,轴向窜动等)。可经过重新调整及修正空隙补偿量来处理。当动态盯梢差错过大而报警时,可查看:伺服电机转速是否过高。方位检测元件是否杰出。方位反应电缆接插件是否接触杰出。相应的模拟量输出锁存器、增益电位器是否杰出。相应的伺服驱动设备是否正常。

2、机床运动时超调引起加工精度不好

可能是加、减速时刻太短,可适当延伸速度改变时刻。也可能是伺服电动机与丝杠之间的衔接松动或刚性太差,可适当减小方位环的增益。

3、加工中心两轴联动时的圆度超差

1). 圆的轴向变形:这种变形可能是机械未调整好形成的。轴的定位精度不好,或是丝杠空隙补偿不当,会导致过象限时发生圆度差错。

2). 斜椭圆差错(45度方向上的椭圆):这时应首要查看各轴的方位偏差值。假如偏差过大,可调整方位环增益来排除。然后查看旋转驱动器或感应同步器的接口板是否调好,再查看机械传动副空隙是否太大,空隙补偿是否合适。从这方面下手查看,假如发现问题则可调整处理精度差错这个问题。

三、加工中心停止时误差大?

加工中心报警时紧急停止时误差最大,这是因为紧急停止时电流波动最大,对机床的波振最大。

四、x轴追随误差超时?

参数设置错误

伺服系统故障或机床机械传动系统的故障

分析与处理过程:数控机床发生跟随误差超过报警,其实质是实际机床不能到达指令的位置。引起这一故障的原因通常是伺服系统故障或机床机械传动系统的故障。

由于机床伺服进给系统为全闭环结构,无法通过脱开电动机与机械部分的连接进行试验。为了确认故障部位,维修时首先在机床断电、松开夹紧机构的情况下,手动转动Z轴丝杠,未发现机械传动系统的异常,初步判定故障是由伺服系统或数控装置不良引起的。

五、加工中心x轴停止误差过大?

数控选床开机未动,x轴误差过大,有可能是一位在设置页面当中你所调的间隙缝隙不够

六、加工中心x轴移动误差过大?

数控机床发生跟随误差超过报警,其实质是实际机床不能到达指令的位置。引起这一故障的原因通常是伺服系统故障或机床机械传动系统的故障。 由于机床伺服进给系统为全闭环结构,无法通过脱开电动机与机械部分的连接进行试验。

为了确认故障部位,维修时首先在机床断电、松开夹紧机构的情况下,手动转动Z轴丝杠,未发现机械传动系统的异常,初步判定故障是由伺服系统或数控装置不良引起的。 

七、加工中心刀库感应每次误差?

原因

①在高速加工中数控系统可能存在升降速误差和伺服系统滞后误差

②由于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及被控制对象的电气和机械系统存在惯性,在加速度很大的情况下会出现冲击、震荡、超程、失步等动态误差。

③三轴联动数控端铣加工中加工误差由直线逼近误差和法向矢量转动误差两方面因素组成;

④加工误差与加工表面法曲率、刀具半径、插补长度有关,且与插补长度的平方成正比;

⑤插补段内最大加工误差发生在中点附近;

⑥法向矢量转动误差是由于加工表面法向矢量沿插补直线方向的转动引起的,且与刀具半径大小成正比。

⑦由刀具材质和切削油性能的影响产生的精度误差。

八、加工中心x轴误差怎么调整?

加工中心x轴误差调整方法:

一、如果是单件生产,方法是:等到需要进行X向偏移时,停止自动加工改为手动加工。用手轮把铣刀沿X向偏移(注意,千万不要动Y轴和Z轴坐标位置)之后,自动方式继续执行没走完的程序。就能达到目的。

二、如果是只是偏移X轴,则直接在程序中修改X就行啦。

三、如果是批量生产,您说的又是整体偏移。加工之前进行对刀操作时,要预先设定两个坐标系,即G54、G55。然后程序中在需要偏移的地方写上G55。这样加工起来就如你所愿啦。

四、加工工程中不要重复回零

五、另偏移较多的话。可能是x轴丝杆间隙较大要专业的维修工或做激光补偿进行检查校正。

九、加工中心y轴误差如何调整?

加工中心y轴误差调整的方法如下:

1. 首先,需要先检查加工中心的y轴导轨、滚珠丝杠、传动件等是否正常,无松动、磨损等问题。

2. 在确认y轴的机械部分没有问题后,可以进入机床控制系统进行更细致的调节。

3. 打开机床调节软件,进入y轴误差调节界面。根据具体的调节软件,可以设置y轴的调节参数,比如步进、反复次数等。

4. 接下来,需要进行调节操作。在调节过程中,可以根据观察加工件的表面质量和误差变化来判断调节效果,不断调整参数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5. 调节完成后,需要重新进行加工测试,确认y轴误差已经调整到最佳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加工中心y轴误差调整需要操作技术高超,建议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确保调整效果。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十、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生产中经常会遇到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的故障。此类故障隐蔽性强、诊断难度大。导致此类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机床进给单位被改动或变化

2)机床各轴的零点偏置(NULLOFFSET)异常

3)轴向的反向间隙(BACKLASH)异常

4)电机运行状态异常,即电气及控制部分故障

5)此外,加工程序的编制、刀具的选择及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加工精度异常。

1.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或改动

系统参数主要包括机床进给单位、零点偏置、反向间隙等等。例如SIEMENS、FANUC数控系统,其进给单位有公制和英制两种。机床修理过程中某些处理,常常影响到零点偏置和间隙的变化,故障处理完毕应作适时地调整和修改;另一方面,由于机械磨损严重或连结松动也可能造成参数实测值的变化,需对参数做相应的修改才能满足机床加工精度的要求。

2.机械故障导致的加工精度异常

一台THM6350卧式加工中心,采用FANUC0i-MA数控系统。一次在铣削汽轮机叶片的过程中,突然发现Z轴进给异常,造成至少1mm的切削误差量(Z向过切)。调查中了解到:故障是突然发生的。机床在点动、MDI操作方式下各轴运行正常,且回参考点正常;无任何报警提示,电气控制部分硬故障的可能性排除。分析认为,主要应对以下几方面逐一进行检查。

(1)检查机床精度异常时正运行的加工程序段,特别是刀具长度补偿、加工坐标系(G54~G59)的校对及计算。

(2)在点动方式下,反复运动Z轴,经过视、触、听对其运动状态诊断,发现Z向运动声音异常,特别是快速点动,噪声更加明显。由此判断,机械方面可能存在隐患。

(3)检查机床Z轴精度。用手脉发生器移动Z轴,(将手脉倍率定为1×100的挡位,即每变化一步,电机进给0.1mm),配合百分表观察Z轴的运动情况。在单向运动精度保持正常后作为起始点的正向运动,手脉每变化一步,机床Z轴运动的实际距离d=d1=d2=d3…=0.1mm,说明电机运行良好,定位精度良好。而返回机床实际运动位移的变化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机床运动距离d1>d=0.1mm(斜率大于1);②表现出为d=0.1mm>d2>d3(斜率小于1);③机床机构实际未移动,表现出最标准的反向间隙;④机床运动距离与手脉给定值相等(斜率等于1),恢复到机床的正常运动。

无论怎样对反向间隙(参数1851)进行补偿,其表现出的特征是:除第③阶段能够补偿外,其他各段变化仍然存在,特别是第①阶段严重影响到机床的加工精度。补偿中发现,间隙补偿越大,第①段的移动距离也越大。

分析上述检查,数控技工培训认为存在几点可能原因:一是电机有异常;二是机械方面有故障;三是存在一定的间隙。为了进一步诊断故障,将电机和丝杠完全脱开,分别对电机和机械部分进行检查。电机运行正常;在对机械部分诊断中发现,用手盘动丝杠时,返回运动初始有非常明显的空缺感。而正常情况下,应能感觉到轴承有序而平滑的移动。经拆检发现其轴承确已受损,且有一颗滚珠脱落。更换后机床恢复正常。

3.机床电气参数未优化电机运行异常

一台数控立式铣床,配置FANUC0-MJ数控系统。在加工过程中,发现X轴精度异常。检查发现X轴存在一定间隙,且电机启动时存在不稳定现象。用手触摸X轴电机时感觉电机抖动比较严重,启停时不太明显,JOG方式下较明显。

分析认为,故障原因有两点,一是机械反向间隙较大;二是X轴电机工作异常。利用FANUC系统的参数功能,对电机进行调试。首先对存在的间隙进行了补偿;调整伺服增益参数及N脉冲抑制功能参数,X轴电机的抖动消除,机床加工精度恢复正常。

4.机床位置环异常或控制逻辑不妥

一台TH61140镗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系统为FANUC18i,全闭环控制方式。加工过程中,发现该机床Y轴精度异常,精度误差最小在0.006mm左右,最大误差可达到1.400mm.检查中,机床已经按照要求设置了G54工件坐标系。在MDI方式下,以G54坐标系运行一段程序即“G90G54Y80F100;M30;”,待机床运行结束后显示器上显示的机械坐标值为“-1046.605”,记录下该值。然后在手动方式下,将机床Y轴点动到其他任意位置,再次在MDI方式下执行上面的语句,待机床停止后,发现此时机床机械坐标数显值为“-1046.992”,同第一次执行后的数显示值相比相差了0.387mm.按照同样的方法,将Y轴点动到不同的位置,反复执行该语句,数显的示值不定。用百分表对Y轴进行检测,发现机械位置实际误差同数显显示出的误差基本一致,从而认为故障原因为Y轴重复定位误差过大。对Y轴的反向间隙及定位精度进行仔细检查,重新作补偿,均无效果。因此怀疑光栅尺及系统参数等有问题,但为什么产生如此大的误差,却未出现相应的报警信息呢?进一步检查发现,该轴为垂直方向的轴,当Y轴松开时,主轴箱向下掉,造成了超差。

对机床的PLC逻辑控制程序做了修改,即在Y轴松开时,先把Y轴使能加载,再把Y轴松开;而在夹紧时,先把轴夹紧后,再把Y轴使能去掉。调整后机床故障得以解决。文章链接:数控等离子切割机 http://www.hyc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