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工中心在机上怎样看下刀量?
在机床上测量的话; 1,简单位置,例如孔,凸台等,尺寸较小的,直接用卡尺测量,尺寸大的,用分中棒测量; 2,平面,台阶等深度余量,可以用校表测量; 3,三维的,可以根据刀具大小,装夹长度,刀具刚性,刀具磨损等情况,进行推测估计;同一把刀加工,有较平坦的位置,也有陡峭位置,可用用上面1和2的方法进行测量估算;
二、加工中心下刀深度?
是根据加工件的材料和尺寸来决定的。其中,加工件材料硬度越高、坚韧性越好,下刀深度就应该越小。因为硬度高的材料很难被切削,刀具较容易磨损;坚韧性好的材料则易产生划痕和裂纹,下刀深度过大更容易导致加工件损伤。同时,加工件的尺寸也会对下刀深度造成影响,一般来说,加工件体积越大、表面积越广,下刀深度就越小,以避免对加工件进行过度损伤,同时保持加工精度。综上所述,最终下刀深度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加工件材料和尺寸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加工中心下刀乱跑?
1.
首先我们开机会要做的就是把所有刀库里的和主轴里的刀都清空。
2.
然后在控制面板里手动把刀库调到1号刀的位置上。
3.
之后进入刀库登陆菜单里面。在第一个括号里输入sp 在第二个括号里输入1然后按下输入键
4.
在上一步按下输入键后 在第一个括号里会出现N1的字样,然后直接在第二个括号输入1按下输入键,这时在第一个括号里又会出现N2,然后我们在在第二个括号里还是输入1按输入键,按这个方法一直会出现在N3就不会在出现在。这些都做完了,试下换下刀,现在刀库已经是正常了。
四、加工中心如何中途下刀?
1、等程式到一个提刀的位置,刀提上来后按【单节执行】,开启单节后的机床执行完一行程式会自动暂停。
2、自动暂停后把“用户坐标”设置为X0,Y0,注意“工件坐标”(G54)千万不能动,记录下当前的“工件坐标”(G54坐标)Z轴位置,假设目前Z为50。
3、打到手轮模式,停下主轴(代码M05),把Z轴摇起来,拆旧刀,装上新刀,装上机床,然后摇手轮到对刀点Z轴对刀,抄数Z轴(G54坐标)。
4、用手轮把刀摇到用户坐标X0Y0(就是你第2步设置X0Y0的位置),那么现在这个XY位置就是你刚才打单节的位置了。
5、再看着“工件坐标”(G54坐标),把Z轴摇到50的数值上,那么现在这个位置就是刚才单节的Z位置了。
6、关掉单节,按【程式启动】就可以了。
五、加工中心刀库不下刀?
不充足。因为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之一造成的:刀具数量不足、刀具种类不全、刀具更换频率过高。这都会导致刀具的使用寿命较短,需要更换或是修整的频率较高,增加了工艺流程中清理、检修等环节,浪费了许多工作时间,严重影响加工效率。从的角度考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刀库不下刀的问题:增加刀具备用量、调整刀具库存结构、重新制定更合理的刀具更换计划。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了刀具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减少了清理和检修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使之更加充裕。
六、数控加工中心,12的铣刀,做铝,下刀量多少合适?
数控加工中心12的铣刀做铝,下刀量在2600左右差不多。 铝合金加工,线速度500m以上没什么问题的。12的铣刀,以500米来计算,转速也差不多13000,这个转速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 对刀具需要动平衡处理。切削来说,一倍径开槽在机床,刀具刚性足够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床台进给可以在2600。 以上参数请一定要确认好自己的机床稳定性,刀具强度,是否合适。 如果其中某些达不到,可参考S6000,F1200.AP6-7MM。
七、加工中心主轴不转下刀指令?
要使主轴不转动下刀可以用M19主轴定位指令
八、加工中心铣圆螺旋下刀怎么编程?
加工中心铣圆螺旋下刀需要编写空间圆弧插补程序。这是因为在加工中心下刀铣圆时,需要进行空间三维坐标的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圆弧路径,从而实现圆弧的插补运动。同时,在进行螺旋下刀时,还需要考虑刀具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等因素,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编写相应的参数设置。对于不同的机床和加工要求,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编程软件和语言,因此在编写编程代码前需要首先了解机床的特性和加工要求,并熟悉相应的编程技术和方法。
九、加工中心z轴怎么下刀速率调整?
编程的可以直接软件调f值,操做员可以手动调百分比
十、加工中心z轴下刀程序咋看?
回答如下:一般来说,加工中心的下刀程序可以通过编写G代码来实现。在G代码中,Z轴的运动通常用G00、G01、G02、G03等指令来控制。
具体而言,下刀程序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1. 将刀具移动到切割位置,即Z轴下降到工件表面。
2. 进行切割操作,即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加工。
3. 切割结束后,将刀具移回安全位置,即Z轴上升到安全高度。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
G00 Z0.1 ; 将刀具移动到距离工件表面0.1mm的位置
G01 X10 Y10 F100 ; 沿着X轴和Y轴移动到(10,10)的位置,切割速度为100mm/min
G02 X20 Y10 I5 J0 ; 沿着X轴移动到20的位置,沿着Y轴移动到10的位置,切割半径为5mm
G03 X10 Y10 I-5 J0 ; 沿着X轴移动到10的位置,沿着Y轴移动到10的位置,切割半径为5mm,逆时针切割
G00 Z20 ; 将刀具移动到安全高度,即距离工件表面20mm的位置
```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下刀程序需要根据工件的形状、材料等因素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根据实时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